QQ在线:2252282194
邮 箱:sales@756bj.com
对焊接工作环境的选择
时间:2024-11-30 21:24 点击: 次
焊接工作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,它不仅关系到焊接质量,还关乎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。以下是选择焊接工作环境时需要考虑的多个方面:
空间与场地条件
场地大小:
焊接工作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放置焊接设备、焊件以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焊接操作和移动。对于大型焊件,如大型钢结构、船舶分段等的焊接,场地要宽敞,能容纳焊件并保证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活动范围,避免因空间狭小而影响焊接姿势、运条等操作,进而影响焊接质量。例如,焊接一个长达十几米的桥梁钢梁,场地宽度至少要在钢梁长度的基础上再增加数米,方便焊工围绕焊件进行不同位置的焊接。
场地平整度:
场地应尽量平整,避免焊件放置不稳,影响焊接精度。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对接焊接的焊件,不平的地面可能导致焊件出现倾斜、错位等情况,使得焊缝难以达到设计要求。比如在焊接管道对接时,如果场地不平整,管道摆放就会有高低差,焊接时就很难保证焊缝均匀、笔直。
通风状况:
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、有害气体(如焊接电弧产生的臭氧、氮氧化物,以及焊条药皮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),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及时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,降低工作场所的污染浓度,保护焊工的身体健康。通风方式可以是自然通风,像在露天场地或者四周敞开、空气流通良好的车间进行焊接;也可以采用机械通风,例如安装排风扇、通风管道等设备,强制排出焊接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。在相对封闭的空间(如船舱内、地下管道内等)焊接时,机械通风更是必不可少。
温湿度条件
温度:
焊接环境温度对焊接质量有一定影响。一般来说,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焊件冷却速度过快,使焊缝金属的结晶组织变粗,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。例如,在北方的冬季室外焊接钢结构时,如果温度低于 - 10℃,就需要对焊件进行适当的预热,提高焊件初始温度后再进行焊接。而过高的温度,比如在炎热的夏季,长时间高温环境下焊接,焊工容易疲劳,也可能影响焊接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,所以在高温环境下可采取防暑降温措施,保证焊接工作的正常进行。
湿度:
湿度大会增加焊接时焊缝中产生气孔的概率。因为水分在高温焊接过程中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,氢气容易在焊缝中聚集形成气孔。通常当环境湿度超过 80% 时,就要格外注意控制焊接质量,可采取烘干焊件、焊条等措施,减少水分来源,或者在焊接场地采取除湿措施,改善湿度条件。
光照条件
亮度:
焊接操作需要有足够清晰的视野来观察熔池、焊缝等情况,所以工作环境要有合适的光照亮度。太暗的环境不利于焊工准确判断熔池状态、焊缝成型情况等,容易出现焊接缺陷。自然光是较好的光源,但在室内或者光线不足的地方,就需要额外配备照明设备,像大功率的碘钨灯等,保证焊接部位光照充足,便于焊工操作。
光线稳定性:
光线不能有闪烁、晃动等不稳定情况,否则会干扰焊工的视觉判断,使焊工难以把握焊接节奏和焊缝的走向。例如,使用质量不佳、电压不稳定的照明设备时,灯光可能忽明忽暗,这就会影响焊工对焊接参数的调整和操作的精准度。
安全防护条件
防火防爆条件:
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、火星,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,所以焊接工作环境周围应没有易燃易爆物品,或者要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妥善隔离和防护。比如在焊接作业区域与存放油漆、汽油等易燃品的区域之间设置防火墙、防火帘等隔离设施。同时,工作场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,如灭火器、灭火砂等,以便在发生火灾初期能及时扑救。
触电防护条件:
对于采用电弧焊等涉及用电的焊接方法时,工作环境要保证良好的接地条件,防止触电事故。焊接设备的电源线要完好无损,不能有破损、漏电等情况,并且要按照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。例如,在潮湿的环境(如雨后的室外场地、地下室等)焊接时,更要加强触电防护措施,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和穿戴绝缘防护用品,如绝缘手套、绝缘鞋等。
防辐射条件:
焊接电弧会产生紫外线、红外线等辐射,长时间暴露在这些辐射下会对焊工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。因此,工作环境要便于焊工采取防辐射措施,比如能够佩戴合格的焊接面罩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且面罩的遮光号要适合焊接工艺和电流强度,确保既能看清熔池情况,又能有效阻挡辐射。
周边干扰因素
噪声干扰:
如果焊接工作环境周边存在大量的噪声源,如工厂中的大型冲压设备、建筑工地的打桩机等发出的高分贝噪声,会干扰焊工与辅助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,影响焊接指令的传达,也不利于焊工集中精力进行焊接操作。所以应尽量选择相对安静或者噪声干扰小的环境进行焊接作业。
振动干扰:
周边强烈的振动可能导致焊件晃动、焊接设备移位等情况,影响焊接的稳定性和精度。例如,在靠近铁路、大型建筑工地等有频繁振动源的地方进行焊接时,可能需要采取减震措施,如使用减震垫来固定焊件和焊接设备,减少振动对焊接工作的影响。